那天刷知乎瞅见个问题“韩寒微博是不是过气了”,我顺手就截了图发朋友圈。没十分钟,底下冒出一排评论:

  • “他微博不是早停更了吗?”
  • 韩寒的微博影响力大吗?看他如何用文字打动人心!

  • “上次看他发博还是冬奥会”
  • “粉丝数肯定注水了”

我撂下手机扒拉口泡面,越想越不对劲——这哥们儿可是我们80后文青的青春符号。面汤还没凉透,我一把抄起平板戳开微博,搜“韩寒”。嚯!粉丝数赫然挂着四千多万,最新一条是三天前发的。

手指头往下一划拉就停不下来了。那条拍闺女在篮球场边晃悠的短文字,看得我鼻头直发酸:“她专注盯着场上,压根没发现我在拍她。我猜二十年后翻出这张照片,她准要嫌弃我把她腿拍短了。”底下三万多人点赞,热评第一写的是“当了爹的韩寒变柔软了”。

再往前翻到冬奥期间那条,他就写了六个字:“运动员不容易”,配了个冰墩墩流泪表情。评论区炸出六万条留言,有个冰壶运动员亲自回复:“寒哥懂行!”

韩寒的微博影响力大吗?看他如何用文字打动人心!

半夜两点我还在翻他去年骂失眠的段子:“三点半睁眼,五点听见鸟叫。终于等到闹钟响,该起床上班了!”这条更绝,七万多人转发,满屏都是“世另我”“原来寒狗也怕上班”。

翻到手指头都麻了,瘫在沙发上琢磨:这哪像过气?每条更新都像往湖心扔石子,涟漪能荡好几天。四千多万粉里可能不少是僵尸号,可那些深夜共鸣、赛场共情的人,可都是活生生的。

关掉平板前瞥见他三年前置顶的博文——某汽车广告里硬塞了句文案:“不要用流量衡量影响力,要用心跳。”

现在品品这话,老爷子当年骂小鲜肉的话,倒成自己微博最好的注解。数据算个屁,能把几万人从被窝里炸出来吐槽失眠的,也就这个中年赛车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