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翻硬盘找素材,突然看见个老文件夹标着“废案-深海系列”,点开一看,好家伙,全是八爪鱼!其中一个黑黢黢、触手盘得跟老树根似的草图把我勾住了,底下潦草写着“盖洛斯初稿”。我心说行,就挖你了!
一、开局全靠瞎翻腾
先是把压箱底的设定集全抖搂出来,噼里啪翻了一下午。结果?关于这章鱼怪就三行字:“深海古种,力量源自地核异动,旧港口沉没事件关联。” 这跟没说有啥区别?气得我灌了两大杯凉白开。

网上搜?更没谱!搜“盖洛斯”,跳出来的全是美食视频——章鱼小丸子教学!加上“怪兽”俩字,好么,全是卖塑料玩具的。我又试着把草图扫描了反搜图片,你猜怎么着?给我推了一堆《海绵宝宝》章鱼哥同人图!这路子算是彻底堵死了。
二、跑断腿碰一鼻子灰
我就不信邪了!翻县志!跑到市档案馆,跟看门大爷磨叽半天才让进。灰尘呛得直打喷嚏,在地方志那排架子底下蹲到腿麻。总算找着本发黄的《临海异闻录》,里面提了句“同治三年,渔港夜现巨影,声如闷雷,翌日半港渔船倾覆”。
我寻思有门儿!赶紧按书里说的地址,开车奔那个叫“黑礁角”的老渔村。到地方一看,全特么改建成海鲜大排档一条街了!问树下乘凉的老头老太太:“您听说过百年前这儿闹怪兽吗?” 人家瞅我像看神经病:“小伙子,吃烤生蚝不?刚捞的,新鲜!” 得,白跑一趟。
三、老渔民嘴里撬出点干货
本来都打算放弃了,蹲码头抽烟解闷。旁边补渔网的老汉瞅我唉声叹气,搭了句话:“找啥愁这样?” 我随口扯了句“找老故事”。老汉咧嘴一乐,露出豁牙:“故事?俺们这儿就数刘三爷的龙门阵最多!”

赶紧买包好烟,连哄带求地找到刘三爷家。老爷子九十多了,耳朵背,得靠吼。我比划着章鱼触手,扯着嗓子问:“您老!听说!以前!海里有!大玩意儿!?” 老爷子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,拍着竹椅扶手喊:“那年响动可大!震得房梁灰直掉!”他絮叨着说,小时候听太爷爷讲,海里钻出个“黑菩萨”,八只手搅得浪比山高,后来“轰”一声钻回海里了,“八成是惹恼了龙王爷,挨了雷劈!”
我心里咯噔一下!“轰一声”?“雷劈”?再翻档案馆查到的“声如闷雷”“渔船倾覆”,还有设定集里含糊的“旧港口沉没事件”…几条烂线头突然好像能拧一块儿了!
四、破案?差那么一哆嗦!
带着这点线索,我又翻回那些堆成山的废稿。在另一沓发霉的“环境设定”里,翻到张模糊的海底地形图,标注着“异常地热区”。旁边还有行小字批注:“或可解释‘黑潮’成因?参考74年东沟勘探报告”。
找报告又是个坑!市图书馆没有,托大学朋友帮忙,在他们地质资料室角落翻出个落灰的活页夹。报告里提了一嘴74年近海探测到短暂的地壳异常活动,伴随剧烈气泡上涌。我盯着档案里渔船倾覆的日期——同治三年换算过来,正好是……公元1864年?地质报告是1974年?隔了一百年!对不上!这不扯么!
折腾到后半夜,脑袋嗡嗡的。拼出来的“真相”成了这样:海底真有热乎地儿→可能影响过某种大章鱼→老刘家祖上碰巧看到它发飙/或者地热爆炸→渔船倒了霉→传着传着就成了“盖洛斯被雷劈”。百年后的探测?纯粹巧合?还是这玩意儿真能睡一百年?鬼知道!设定集里那句“力量源自地核异动”倒是对上地热了,可其他全是浆糊!

五、麻溜躺平!
所以盖洛斯到底哪儿来的?查到更糊涂了!老祖宗的龙门阵掺了多少水分?档案馆的记录准不准?画图那位爷当时是不是喝高了瞎写的?全是谜!我唯一能拍胸脯说的是:这大章鱼的背景,大概率是初代画师把老渔民吹的牛、早淹没的港口县志、再加点科幻杂志看来的地热知识,一锅乱炖出来的!
为啥这么死磕?嗐!年初我不是回老家整理老屋嘛在阁楼刨出个破木箱子。一打开,好家伙,一箱子发黄的航海日志!是我太爷爷那辈跑船留下的。里面歪歪扭扭画了几页“海上遇大雾,见八爪巨影,声如裂帛,锚链尽断”,日期……凑巧是“同治三年春”!这玩意儿要早翻出来,我至于跑断腿?还去听刘三爷吼得我耳膜疼?折腾一圈,故事真不真不知道,反正傻眼是真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