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我突然好奇,邦女郎到底是怎么挑出来的,不就是个花瓶角色吗?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弄懂。这玩意儿听着简单,真搞起来才知水深。
从看007老电影开始捣鼓
我先从最早的007电影撸起。周末晚上蹲沙发上,打开破平板,把肖恩·康纳利的那些老片子全刷了一遍。第一部看《诺博士》,邦女郎乌苏拉·安德丝出场时惊艳,但我就纳闷儿了,这女的除了身材辣脸蛋美,咋就成标志了?后面又接着刷罗杰·摩尔时期的,像《金枪人》里的布里特·艾克拉诺。一看就明白,选角根本没固定套路。

刷片刷到眼酸,记笔记乱糟糟。我用个小本本,一边看一边写:哪个邦女郎干啥事、长相啥样、性格咋办。慢慢摸出点门道来。
找资料对号入座
光看电影不够,我上网胡乱搜,想扒点导演采访啥的。结果翻到一堆乱七八糟的八卦。有说选角看脸蛋,有说看演技,还有扯什么时代背景的。越看越蒙圈,只好跑去图书馆翻旧杂志。翻到一本1990年代的影视周刊,里面提了几个标准,我抄下来琢磨。
- 身材火辣是基础,基本每个邦女郎都有这标签。
- 性格得有两面,开始装可爱,后头露出狠劲。
- 台词别太多,省得抢主角风头。

抄完一看,这不废话嘛标准跟闹着玩似的。
自己总结试水
资料堆了一堆,脑子还是浆糊。我就想自己试一把,假装导演挑人。翻朋友圈妹子照片,按标准对号入座。比如小李脸蛋挺美,但气场太弱;小张身材说话却叭叭不停。乱搞半天,一个合适的没挑出来。
折腾两礼拜,才悟出点真谛。邦女郎选角就是看导演心情加时代潮流。80年代爱性感尤物,现在却搞女汉子型像蕾雅·赛杜。标准纯属忽悠,秘诀就一句:电影需要啥就塞

为啥我花大力气研究这个?月初失业在家,对象嫌我闲着没事干,逼我找新活儿。可找工作简历乱投一堆,回复都是石沉大海。心里憋屈,干脆躲进电影里逃避。结果研究邦女郎上了瘾,蹲厕所都惦记选角标准。对象看我魔怔了,骂一句“研究这屁用”,一摔门回娘家去了。这下好了,家里清净了,可我饭碗还在天上飘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路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