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刷短视频看到有人提”滕州一中起义”,直接给我整懵了——我高中就在滕州读的,从来没听说过这码事!当时就手贱点进去想看看,结果视频说到一半就跳到卖课广告去了,气得我差点把手机摔了。
一、从满脑子问号到跑断腿
我这人最烦话说一半,第二天直接翘班杀回滕州。先跑到一中老校区想找点线索,结果门卫大爷叼着烟直摆手:”什么起义不起义,这里只有学生早恋被抓的!”转头钻进校史馆翻资料,墙上的校友名单看到眼瞎,愣是没瞅见半个”起义领袖”的名字。
- 撞了满头灰还不死心,打车冲到市图书馆
- 地方志堆得像城墙高,翻得手指头都黑了
- 找到1947年那段就两行字:“滕县学生游行抗议物价飞涨,遭军警驱散”
二、打印店阿姨的神助攻
正蹲在台阶上啃煎饼发愁,旁边打印店阿姨突然插嘴:”你们找老革命?对面巷子老郑他爹当年被抓过!”我撒腿就跑,冲进那个墙皮掉光的筒子楼,九十多岁的老爷子正坐马扎上晒太阳。
老爷子耳朵不太好使,我扯着嗓子喊:”您47年在街上喊过口号吗?”他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:”怎么不喊!校长说晌午操场集合,大家举着糨糊粘的纸牌子就往县政府冲!”激动得直拍大腿:”警察拿水龙管子滋我们,我后背挨了三棍子!”说完掀起衣服——脊椎上真有两道蜈蚣似的褐疤。
三、拼不上的历史拼图
可当我追问”起义”组织细节时,老人却开始含糊:”就…就学生饿得受不了呗。”查县志发现那年面粉价格暴涨400%,而国民党滕县党部档案早烧成灰了。现在能确定的只有三点:
- 1947年5月确实爆发过学生游行
- 参与者约两百人,主要举着”反饥饿”标语
- 有学生被警棍打伤,但未发生枪击
四、揭穿流量蛆的套路
回程高铁上越想越不对劲,打开那个视频逐帧分析。果然在血腥画面角落发现了水印——分明是电影《建党伟业》的片段!所谓”被枪杀学生名单”里还有个1982年生的,编剧连计算器都懒得按?更恶心的是评论区有人叫卖”独家密档”,128一份的PDF就三页扫描件,两页还是从县志里扒的。
真相够简单也够沉重:无非是群半大孩子饿急眼了上街要口饭吃,77年后却被营销号套上”起义”的帽子当流量密码。拍着电脑包上落满的图书馆灰,突然想起老爷子说:”哪有什么起义哟,当时挨完打回家还被我爹抽了两鞋底,嫌我弄破了衣裳。”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路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