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事儿得从头唠,要不是我家熊孩子突然问篮球哪来的,我都不会扒拉这么深。
开头纯属意外
晚上接娃放学,小家伙抱着个脏兮兮的篮球就蹦上车,张嘴就来:“爸,这东西谁想出来的?咋不整个方的?” 我一愣,是,光知道打球,谁发明的还真没细琢磨过。得,今晚的球赛不看了,满足孩子好奇心要紧。

网上乱翻翻不出个屁
回家把书包一扔,饭都没顾上吃,先打开电脑搜“谁发明的篮球”。结果满屏都是奈史密斯这名字,加上一句“1891年发明”,具体咋回事儿?屁都没写明白!有些文章写得跟他妈营销号似的,说什么“灵感从天而降”,全是糊弄鬼的废话!气得我差点把鼠标摔了。
挖坟找到个宝藏档案库
骂归骂,活还得干。耐着性子翻了八九十页搜索结果,眼都快瞅瞎了,才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学术档案库里挖到点真东西。这破库连个像样的搜索都没有,只能硬着头皮一篇篇手动翻,翻到后半夜三点,咖啡都续了四杯,总算扒拉出一份泛黄的《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报告》扫描件。
拼图过程比想象复杂一百倍
报告是奈史密斯自己写的,字迹都晕开了。我掏出老花镜(对,年纪大了),一个字一个字对着屏幕抠:

- 这哥们儿压根就不是为了搞个风靡全球的运动,纯粹是应付任务!学校领导嫌冬天学生太野,老打架,逼他整个室内能玩的游戏转移注意力。
- 最初的“篮筐”是俩破桃筐,真没开玩笑!钉在体育馆二楼走廊栏杆上,离地刚好十英尺——因为只有那儿有地方钉!
- 第一条规矩更搞笑:球只能用手传,不准拿球跑!为因为地方太小,满场乱跑会撞死人!
- 最绝的是进球了得爬上梯子把球捅出来!打了半小时球,爬梯子爬出一身汗,看得我脚趾抠地。

搞明白了反而有点懵
折腾到天亮,我是真服了奈史密斯。这发明过程活脱脱就是“领导一拍脑袋,下面跑断腿”的古代版!啥高大上的灵感?全是被逼出来的土办法!场地限制、器材限制、安全限制……全是带着镣铐跳舞。回头想想,现在那些花哨的扣篮、快攻、压哨三分,起点居然是一帮愣小子对着破水果筐丢球解闷儿?历史有时候真是糙得让人哭笑不得。
记录完合上电脑,孩子早就睡了。我把这份实践笔记塞进文件夹,标签写“一个水果筐引发的血案”。下次再看到NBA球星飞天遁地,估计脑子里蹦出来的还是那个得爬梯子捡球的憨憨画面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路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