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晚上,我刷手机看女排比赛回放,正好是中国对日本那场。0-3输得一塌糊涂,比分一出来,我整个心都凉了半截。这成绩也太丢人了,日本队又不是啥顶级对手,咱们居然连一局都没拿下来?气呼呼地点评了几句朋友圈,结果一群球友都私聊我,说“你这整天吹牛自己懂战术,不帮国家队出个主意?”

得,我这个人就是嘴贱,爱管闲事。第二天一早,我翻遍了体育网站找专家解读——网上有个老教练,专门分析了三大毛病:一是拦网太松散,跟没睡醒似的;二是发球软绵绵,根本没威胁;三是一传配合乱糟糟的,队员跟瞎了似的接不着球。他还总结了三招改进方案:第一,加强前排封网训练;第二,发球往边角狠狠砸;第三,多练传接配合,别老掉链子。

我先试了试发球改进

中国女排0-3不敌日本女排战术失败专家解读三招改进

看完资料,我立马想到自己的那帮小老弟——我在社区组织了个业余排球队,都是些老友。周末训练时,我把大家叫到场地,喊了一嗓子:“今儿咱们玩点狠的,发球别那么温柔,学学人家的杀气!”我掏出手机,放了几段视频,比划着专家那招“往边角砸”:先选几个力气大的队员站后排,再让助手拿手机录像。结果第一轮发球,大部分人球都飞出场外了,根本没砸中边线。气得我直吼:“你们这是打苍蝇?给我认真点!”我自己亲自示范,吼着“用胳膊甩起来”,慢慢大伙儿总算找准感觉了,发过去的球有点力道了,效果倒还挺带劲。

拦网训练闹出笑话

这招搞定了,我转头折腾拦网改进。专家说拦网得密集点,别分散。我拉出一组队员做对抗,让两个前排大个子高高跳起,手伸得笔直。队员们跟大竹竿似的站着不动,对面球一扣过来,他们连反应都来不及,直接扑地上了。我站在场边喊:“靠,集中点!把手搭一块儿!”我让他们围成一圈反复练跳高配合。折腾了一个多小时,大伙儿累得直喘气,但还是漏洞百出——有个队友跳得太高,脚滑了,直接滚地上了,惹得全场哄笑。这改进真不是吹牛的,要慢慢磨才行。

传接配合差点吵起来

轮到改进那一传配合。专家强调团队默契最重要,可我这队平时就爱瞎玩,一到实战就出乱子。我把队员分成几组,每人练连续接传,不让球落地。开始挺球传得稳当,结果突然有人说“太快了接不住”,另一个回嘴“你手残了”,眼瞅着要吵起来。我赶紧跳进去调停:“喂,团队精神?专家教的就是多练少骂!”我加了点小奖励——传满10次不掉球,奖励瓶饮料。这下大伙儿上心了,盯着球来回传,配合明显顺溜了。练到尾声,球接得流畅多了,就是把我累得够呛。

折腾大半天,整体来看,这三招改进还真有用。发球砸边角练出来了,球威胁大了;拦网虽说不完美,但默契提升一丢丢;传接配合基本没掉链子。不过毛病也多:训练时太费劲,队员动不动喊累;效果跟专家吹的还差远。事后我窝沙发上回想,国家队那帮大佬,肯定也是这么练过来的——问题在哪儿?光看解读不够,得真刀真枪干,慢慢改细节。这实战记录就分享到这儿,欢迎大家吐槽。

中国女排0-3不敌日本女排战术失败专家解读三招改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