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刷手机的时候,我看到广电总局那帮人又开始力挺爱国艺人了,什么”支持正能量”、”弘扬主旋律”的口号满天飞。我心想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,可咱普通人哪儿懂里面猫腻?干脆自己动手,深挖一番,看看这事儿到底咋回事。
第一步:从网上扒拉资料开始
我二话不说,直奔浏览器。打开搜索引擎,敲了个”广电支持爱国艺人”,哗一堆新闻蹦出来。啥报道都看,有官方的、媒体的、甚至网友吐槽的。看得我眼花缭乱,就跟逛菜市场一样,这儿一摊那儿一摊的,没个准谱。
- 有些艺人被点名表扬,说是”正能量楷模”。
- 有些视频里,广电领导出来站台,说得贼正气。
- 网友们就吵开了,有的喊支持,有的骂作秀,乱成一锅粥。
看完一堆东西,脑袋嗡嗡的。我寻思,光看不行,得动手记笔记。掏个小本子,划拉划拉写重点。记完发现,这事儿水太深,得结合自己经历琢磨。想起前年,我们小区广场舞大妈选积极分子,居委会也搞”爱国示范队”,喊人上去跳。我试着报名,人家嫌我跳得歪歪扭扭,硬被甩下来。当时就觉得,这不就是谁听话谁上吗?爱国这词儿,用起来真容易跑偏。
第二步:拉身边人讨论验证
笔记写完了,还是不放心,干脆找邻居扯皮。跑楼下小卖部,逮住老王闲侃。老王是退休老师,脑子转得快。我俩对着板凳一坐,他掰指头分析。他说,广电这么干是为引导风向,怕艺人带坏小朋友。但问题来了,爱国的标准谁定?你演个爱国片儿就是真爱国?还是得看实际行动?这不就是贴标签吗?
聊完回来,我又翻出家里的旧电视,打开看那些”爱国节目”。看了一下午,腻味透了。全是煽情套话,演得像样板戏。我琢磨着,广电这波操作,跟单位搞年终评优一个套路——上级说你好就不管下面人咋想。完了,越看越晕,干脆泡壶茶歇歇,脑子清醒点。
第三步:总结三点须知搞定
折腾一天,茶也喝光了,思路总算捋顺了。我把本子一摊,圈出关键点。整出三点须知,简单粗暴,一看就明白:
- 第一点须知:广电支持就是个风向标。他们爱捧谁捧谁,目的是管住娱乐圈,别乱跑偏,可别当权威,信太多吃亏。
- 第二点须知:爱国艺人真假难辨。演爱国的不见得爱国,关键看平常怎么做人,咱自己多留神别瞎崇拜。
- 第三点须知:观众别当跟屁虫。广电说啥咱听听就行,别一股脑跟风,多动脑子辨是非才靠谱。
这下舒坦了。我跟老王发个微信,说了他回个大拇指。晚上躺床上想,折腾下来学到个理儿:这些事儿就跟做饭似的,料加多了容易糊,得自己小火慢炖才品得出味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路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