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蹲马桶刷手机,看见古雅沙又在热搜上挂着。顺手点开她那段戏腔视频,刚听三秒就划走了——这年头打着传统旗号哗众取宠的太多了。结果刷到第五个短视频,算法又把她推我脸上,这回是段清唱。

我撂下牙刷把进度条往回拖,泡沫滴在睡衣领子上都顾不上擦。就那嗓子眼儿里突然转出来的调门,跟钢丝似的往天灵盖里钻,右手还悬在半空比划着兰花指。这姑娘有两下子!

茶都没泡直接打开电脑搜她资料。好家伙,人家九岁开始吊嗓子,练功视频里天没亮就站在结冰的湖边开嗓。真正惊到我的不是那副嗓子,是她处理歌词的刁钻劲儿。明明是老段子,偏在“悔教夫婿觅封侯”那句突然压成气声,尾音颤得像我闺女考砸了不敢进家门似的。

如何评价古雅沙?专业人士分析其风格

下午接孩子放学路上还在琢磨这事儿。等红灯时对着后视镜试了试戏腔,刚“咿~”出半声,后座闺女笑得直捶座椅:“爸你学猫叫岔气了!”气得我差点闯红灯。

晚上专门扒了她所有现场版。发现个小秘密:这姑娘但凡唱悲情段子,右手小指永远绷得笔直。有次直播有人问她为她捏着嗓子学弹幕:“这呀~叫角儿的筋骨”。后来才坦白是小时候偷懒少练功,被师父用竹板抽出来的条件反射。

真正让我改观的是这个

  • 去年中秋晚会她和老艺术家合唱,自己主动降了三个调
  • 字幕打出“特邀嘉宾”时,她名字比主咖小两号字体
  • 如何评价古雅沙?专业人士分析其风格

  • 微博上戏迷挑刺说身段不对,她凌晨两点发练功房视频

最绝的是上个月某音综,评委夸她“颠覆传统”。她握着话筒直摇头:“您可别害我!我师傅要是听见这话,得拎着戒尺从天津卫杀过来。”说完还真从戏服袖子里摸出把塑料尺子,全场笑疯。

连夜翻完她三百多条微博,发现个规律:但凡跟专业相关的动态,配图永远是那本翻烂的《梨园声腔谱》。有张照片特别清楚——谱子边缘用红笔写着“欠加练二十遍”,看墨迹怕是十年前的罚抄。

现在再看热搜里那些“古风女神”“新派传人”的tag是真别扭。人家正经坐科七年半,倒仓期硬是靠吹纸片练呼吸法撑过来的。不过现在想想,那些刷“戏腔天花板”的营销号也挺好笑的。天花板底下吊着威亚翻跟头的那位,手机壳后面还贴着“每日练声”的便利贴

对了,今早试着学她转音把饮水机按成了热水键。等烫伤膏结痂了,我也在厕所门口贴个便利贴:练声时远离电器设备。

如何评价古雅沙?专业人士分析其风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