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手机看见个离谱新闻推送,标题贼惊悚:《女子河边吵架竟将闺蜜推进深水区!》,手一滑就点进去了。结果刚看完监控片段,社区民警的电话就打过来了——楼下邻居俩口子干架把防盗门砸得砰砰响,非让我去劝架。得,热点吃瓜计划泡汤。
一、较上劲了,非查个底儿掉
晚上躺床上越想越膈应,这种推人下水的案子到底怎么判?以前刷到过类似案子总是一笔带过,心里老悬着块石头。干脆鼠标一甩,钻进本地警局的官网找线索。翻了半个钟头“警情通报”栏目,眼都瞅花了,愣是没找到近年的水上推搡案。

不死心,搜关键词“溺水”“推搡”,蹦出来十几页交通纠纷和醉酒闹事。正烦躁,突然在犄角旮旯翻到份泛黄的旧通报——2019年城东湿地公园落水案!标题起得跟说明书似的:《关于X月X日湿地公园人员落水事件的情况说明》,点开一看我直拍大腿:这不就是低配版“推人下水案”嘛
- 冲突起因土得掉渣:俩大妈抢最佳拍照位置,从斗嘴升级到手推
- 落水纯属意外:穿高跟鞋那个脚底打滑,自己栽下去的
- 反转巨快:推人的大妈吓得立刻跳下去捞人,围观群众扔了仨救生圈

二、撕开通报看门道
拿着放大镜研究警方措辞,发现三个隐藏信息点:
1. 责任认定弯弯绕
通报里写“王某(推人者)因过失致人落水”,但后面又补刀“李某(落水者)未注意自身安全防护”。翻译成人话就是:一个巴掌拍不响,两边都有锅!
2. 动机追溯留白多
通报通篇没提“蓄意谋杀”,定性“冲突升级导致的意外事件”。这和王某某案那种死咬“杀人故意”的通报根本是两码事,间接说明警方认定没预谋。

3. 救援操作定生死
最震撼的是细节描述:“救援人员5分钟内抵达”“落水者全程保持清醒”。想起之前某水库溺亡案里含糊的“到场后立即施救”,这份通报简直在疯狂暗示——及时救人能逆转事件性质!
三、被火锅打断的顿悟时刻
刚琢磨出味儿来,老婆突然踹书房门:“外卖火锅到了!再不来毛肚都被狗吃了!”冲出去就看见我家金毛扒着桌沿流哈喇子。等抢回毛肚坐下,脑子里突然炸出个
这类案子能不能定刑,关键看有没有“死亡流水线”! 从推人→不施救→不呼救→放任溺亡,少一环都难算故意杀人。湿地公园案里大妈秒跳河捞人,这动作直接掐断了因果链。
后来跟当律师的表哥唠这事,他一听就乐了:“监控死角+单人证词+模糊动机,这种案子放哪个法院都得吵翻天。真要定罪,除非推完人扭头就走还锁门!”得,今晚这顿火锅算是白折腾了——搞半天最实用的警示居然是:打架离水边远点儿,掉下去谁疼谁知道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