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刷短视频看见大锅炖酸汤子,几个东北老铁蹲地上秃噜得那叫一个香。我瞅着锅里头那黄不拉几的面条子突然就来劲儿了——这玩意到底是啥变的?扛着键盘搜了半天全在说味道酸溜筋道,楞没讲透材料。得,直接动手呗!
找原料踩的第一脚泥
早起冲菜市场拽着粮店老板问酸汤子粉,人家眼皮一抬:“你东北来的?这年头谁还手磨!”柜底翻了半天扔给我一袋黄粉末:“玉米碴子打的粗面,爱要不要!”回家倒碗里闻了闻,跟晒干的饲料味儿似的。

泡碴子差点翻车现场
按网上说的冷水泡玉米碴子,塑料桶装了半桶丢阳台。第三天掀盖一看,水面飘着层灰白沫子,味儿冲得隔壁狗都叫唤。赶紧给东北朋友打视频,镜头那边笑劈叉了:“发过了!馊水味儿是正常的,等酸香出来就成了!”硬着头皮又捂了两天,嚯!酸味儿真盖过馊味了!
- 泡碴子流水账
- 头天换水三回还是浑汤
- 第四天冒泡像碳酸饮料
- 第五天酸气直冲天灵盖

磨浆磨到想扔盆
攥着发粘的碴子往破壁机里怼,糊得跟水泥似的。老式磨盘早绝迹了,只能纱布包着碴子放淘米盆里搓。搓十分钟手就抽筋,酸浆顺着指头缝嘀嗒流,地板黏得能粘拖鞋。

狠命按着纱布疙瘩往盆壁来回挤,汗珠子混着酸汤子往下滴。滤出来的浆水稠乎乎挂在盆沿,剩的渣子能砌墙!
发酵守夜人实录
滤完的酸浆倒回塑料桶,拿塑料袋封口戳几个洞。阳台飘着若有若无的酸气,半夜三点爬起来掀盖看——啥动静没有。熬到第三天中午,表面浮出米粒大的气泡,闻着像老面馒头刚揭锅的味儿!
刚想得意,第五天气泡突然消失,浆水结块分层了!急吼吼给朋友打视频,人家叼着烟骂:“傻呀?酸汤子就是要沉底的浓浆!上层清水倒掉就完事!”
挤面条挤到怀疑人生
抓了把浓浆放掌心搓不成型,突然想起视频里老大娘用漏瓢。翻出吃灰的压土豆泥器,塞浆糊盖盖子使劲压。压出的黄面条子稀稀拉拉掉锅里,一半断成面渣渣。换纱布兜装着拧,拧出来的面歪七扭八像蚯蚓。

- 翻车经验值刷满
- 面浆太稀变疙瘩汤
- 太稠堵死漏勺孔
- 开水锅下猛了全煮化

端着碗半碎半坨的酸汤子坐厨房喘气,这玩意儿可太折腾胳膊了!舀了口汤一嘬——酸得后槽牙发软,吞下去胃里暖烘烘的。老辈人靠这粗粮活命真不是吹的,就是现在谁还费这劲?网购半成品三分钟出锅,香是香了,哪还有玉米碴子捂透时间的酸香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