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写小程序接口的时候,突然遇到个头疼事儿:用户提交的数据总出毛病。要么手机号少个数字,要么地址乱填,后台报错跟放鞭炮似的啪啪响。

逮着问题根源

我蹲在电脑前抓耳挠腮,把报错日志翻来覆去看。发现个规律——多数错误是链条式的,一个字段出错就引发连环炸:先手机号格式不对,然后触发地址验证失败,连支付接口都跟着挂。这感觉就像推多米诺骨牌,哗倒一片。

链式防守

拆解问题链

  • 第一步掏出纸笔画流程图:用户输手机号 → 系统查地址 → 调支付网关,三个环节环环相扣
  • 第二步写测试用例:故意输错手机号、乱写地址、搞过期银行卡,把可能断的链子都试了个遍
  • 第三步拿红笔圈漏洞:发现没做前置验证,错误直接往深层传递

链式防守

搭防守链条

凌晨三点泡着浓茶改代码:给每个环节加防护盾。手机号不对就当场卡住返回提示,不往下走;地址验证不过直接弹窗让重填;等前两步都稳了才放行到支付。这个三层验证刚搭好时运行像老牛拉车——慢得让人心焦。

打磨优化

后来想了个取巧法子:把错误收集打包处理。用户点提交时,所有毛病汇总成一张清单返回:”您有3处需要修改:①手机少位数 ②地址缺门牌号 ③银行卡过期”。用户不用反复提交试错,运维同事半夜也不用爬起来修报警了。

意外收获

有天我妈想网购血压仪,在手机上戳半天。我偷瞄她操作,发现她电话号码漏了两位,但系统立即弹出橙色提示框:”手机号长度不对哟”。老太太嘟囔着补全号码,五分钟就下完单。这防御链不仅拦住了脏数据,连老年用户都照顾到了。

链式防守

上周开技术分享会,同事吐槽他维护的旧系统像纸糊的房子。我把这套防守流程画在白板上,新来的实习生突然拍桌子:”这不就像我姥姥腌酸菜嘛铺层白菜撒层盐,压瓷实了才不烂!” 哄堂大笑里我们组当场拍板——下季度核心系统改造就用这套链式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