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刷手机看见热搜蹦出个「31省份人均消费榜」,心里咯噔一下。我这个记账狂魔立马点进去,手指头顺着名单往下滑——好家伙,上海北京果然又霸榜了。我第一反应跟大伙儿一样:准是物价太高给顶上去的!

动手验证

打开电脑先扒拉国家统计局原始数据,拿着计算器哐哐一顿按:把人均消费除以人均收入算「消费率」。结果算到内蒙古时候愣住了——这儿明明消费额排全国20名开外,消费率居然冲到第9!转头再看上海,消费额全国第1,消费率反倒跌到25名。这巴掌打得啪啪响,物价高根本不是主因。

31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费榜发布,高消费地区都是因为物价贵了吗?

追问真实原因

我抓来办公室北京土著同事问:「您家一月光吃就得花多少?」他掰着手指头算:「三口人嘛菜市场+外卖少说五千打底」。回头又问河南老家的表姐,她发来超市小票照片:「瞧这后腿肉才12块一斤!」但最刺激的是翻自己账本——上个月网购那台相机,硬生生把半年奶茶钱都搭进去了。

琢磨半天突然开窍,抄起红笔在地图上画圈:

  • 挣钱多的地方敢花钱:北上广赚的多,下馆子旅游眼都不眨
  • 网购便利坑更深:包邮区半夜刷手机,手指一抖半月工资没了
  •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费榜发布,高消费地区都是因为物价贵了吗?

  • 小城反而更精打细算:县城菜便宜,可买大件得掂量三年

意外彩蛋

本来想拿数据怼朋友圈「逃离北上广」的鸡汤党,结果下午买菜撞见楼上的王阿姨。她举着两根黄瓜直跺脚:「现在菜场茄子比上个月贵三块!」随口应了句:「您看内蒙人挣得少反而更敢花…」话没说完就被阿姨怼回来:「我闺女就在呼和浩特!上月刚刷我信用卡买最新款手机,气得我血压飙升!」得,这数据在阿姨这儿算是彻底翻车了。

写完报告突然接到银行短信——上个月那笔相机分期账单到了。看着屏幕里的消费理论,再瞅瞅现实欠款,默默把文章标题改成:高消费真相是我们永远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,哪怕掏空钱包。刚敲完回车键,同事突然冲进来喊:「别研究物价了!楼下便利店关店促销,三明治买一送一!」抓起钱包就跑,刚才的深刻分析全喂了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