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上午刷微博,突然看见喜茶出事的消息,说他们家的饮品被检出污染了。当时我就一愣,这玩意儿不是挺火的吗?咋整出这种幺蛾子了?作为天天爱研究这些事的博主,我二话不说就点进去看详情。
先查查事儿怎么来的
我从手机上扒拉了半天,翻出那条新闻链接(后来才知道不能信这种,赶紧自己查)。报道说喜茶某款奶茶在抽查时发现啥化学物超标了,官方立马发了道歉声明。我看完就心里嘀咕:这事儿影响大不大?别让我粉丝都傻喝了。于是我开始一个个平台搜,找微博、公众号甚至小红书上人的吐槽。结果发现,挺多人炸锅的,尤其是学生党,天天排队买奶茶的。

动手分析影响有多大
接下来我就坐下来,拿出笔记本记笔记。影响肯定不小!好多人的留言都是:”再也不喝了”,还有些品牌粉直接脱粉。我算了一下,光看当天热搜话题量,就涨了好几倍。以前喜茶排队能绕一圈,现在估计都空荡荡了。不过我也发现,有些老粉反而挺挺它,说品牌反应快。这事儿整体看,就是一阵风,但没伤到根儿——不像某些奶粉事件一爆就垮掉。
影响还分三层:
- 一是口碑掉了,直接上黑名单;
- 二是销量肯定暴跌,店员群里都说订单砍半了;
- 三是其他品牌跟着受牵连,连新茶饮行业都人心惶惶。
我就想:这不就是连锁反应吗?可别让整个行业垮了。
深挖品牌补救计划细节
看完影响,我得弄清楚喜茶咋补救。我翻了他们的官方声明和内部群截图(别问怎么弄到的)。补救计划挺细致的:
- 第一步,全面下架问题产品,所有门店都得自查。
- 第二步,搞赔偿和退款,用户填个表就行。
- 第三步,请第三方机构来检查,定期发报告。
- 第四步,加强培训员工,让每个人学新卫生规范。
最逗的是,他们还承诺弄个”透明厨房”,说用户能实时监控做茶过程。我就笑了:这玩意儿靠谱吗?别又糊弄人。
总结和插个自己的小故事

折腾完这些,我写了个总结放博客上:影响短期内挺大,但补救计划还算周全,估计过几个月能缓过来。品牌要是真执行到位,反可能翻盘。结尾我还贴了个自己经历。几年前,我老家亲戚开小吃店,结果被曝用地沟油。当时我帮忙处理,也是推倒重来:召回产品、赔钱、公开检讨。过程鸡飞狗跳,但硬是撑住了。现在他那店还红火着。品牌犯错不可怕,怕的是没实打实补救。这事儿让我明白:老百姓最看诚意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路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处理。